时间:2022-08-30 03:56:24 | 浏览:1793
5月6日,红星资本局获悉,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车市场实现112.8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特斯拉Model 3以126716辆的销量重登榜首;五菱宏光Mini EV以96674辆的销量位列第二;第三是特斯拉Model Y,销量为56064辆;第四名是比亚迪汉EV,销量为21354辆;第五名是长城欧拉黑猫,销量为19188辆。
2020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排行榜
可以看到,除了特斯拉之外,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的都是中国品牌。
排名6至10的分别为日产NISSAN LEAF、广汽埃安S、现代Kona EV、沃尔沃XC60 PHEV、奥迪e-Tron。
此外,理想ONE排名第14、奇瑞EQ排名第15,共有6个中国品牌进入排行榜前20。
排行榜前20的品牌,占据了一季度全球34%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其中,前五名占比达29%,而前三名五菱宏光Mini EV与特斯拉两个品牌占25%。
特斯拉品牌两个爆款车型的总销量,在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16%。2020年,特斯拉累计销量达49.95万辆,占比15.99%。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作者 | 韩哲熙;编辑 | 张麟36氪To B产业组会为大家汇总每日新能源领域的主要新闻,8月25日新能源行业动态日报如下:新能源应用风向比亚迪准备推出起步价百万元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近日,比亚迪持股90%的腾势品牌推出的D9创始限量版车型
在“绿牌”“油价破九”“新能源补贴”等要素的推动,新能源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机遇。上到互联网大咖,下到制造、房地产等外门汉,都掀起一波“新能源潮”。但开启加速键的汽车市场,也让很多车友无从下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挑选出最适合入手的五款新能源车
文/桃李作为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市场保有量也不断增加,据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突破一千万辆,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仍不断提高。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好,但是新能源汽车所面临。
行业事件1、8月11日,根据中汽协数据,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倍,汽车产销量创历年同期最高值,预计8月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随着9月汽车市场传统黄金消费季的到来,乘用车产销将会呈现快速增长。
2022年7月新能源轿车销量如何。新能源轿车谁更受欢迎。如下图所示: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北京报道8月19日,据央视新闻消息,为扩大消费,培育新增长点和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产业升级,国常会确定了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期限延期至2023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
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什么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双擎动力等等都分不清楚,再有就是为什么有些新能源车能够拿到各种补贴,但有些却不行,带着这么一大。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
经过五年时间的高速发展,在这场新能源汽车大战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风起云涌的新势力们的各种理念、各种营销、各种话题,仿佛在这个领域,它们已然成为了新能源界的代言人和。在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开始挤在一条赛道拼硬实力。
“保险公司一般对新能源车的保费比燃油车高出一到两千元,因为新能源车电子元器件比较多,容易坏。”一位驾龄超过30年的私家车主表示,“新能源车保费一般要八、九千,同价位的燃油车只要六、七千。”新能源车险比燃油车险价格更贵,似乎是大多车主的共同认
在燃油车时代,我们的几大国有车企靠着与海外品牌的合资模式,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到了新能源时代,新能源的“头啖汤”被蔚小理这些造车新势力喝到,海外品牌们对新能源反应迟滞,让国有车企们也意识到发展新能源不能再依靠合资模式。
1月7日,新京报汽车新闻部联合千龙智库共同发布《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价值报告》,2020年的品牌价值传播影响力排行榜出炉,68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上榜。特斯拉、蔚来、比亚迪三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位列2020年度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品牌价值传。
来源:【汽车纵横全媒体】6月车市强势回暖,新能源销量再创新高。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跨过千万辆大关,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不再小众。未来,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燃油车的替代产品,快速增长趋势还将持续。
此前,提起新能源车,大家脑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品牌多半是特斯拉。除了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以外,在全球市场来说,最为畅销的纯电车型也一度是特斯拉Model3。然而,自从五菱推出宏光MINIEV后,特斯拉Model3销量霸主的地位就受到了威胁,
#汽车一夏-懂车号创作季#“新四化”、“碳达峰”、“碳中和”……一系列政治正确、发展方向也正确的名词,开始逐渐占领各大汽车制造商官方宣传页面的头版,新能源与数字化趋势正迅速蔓延量产汽车市场。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谁能够率先占领新能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累计突破1448.5万辆,同比增长12%,因为去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今年绝大多数车型都迎来了较大增幅,这其中卖的最好的、增长最快的,又数国货和新能源汽车。